从“打不死”到“打不散”——《归队》对东北抗联精神的诠释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、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并列入“北京大视听”重点文艺项目的电视剧《归队》,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为历史背景,讲述了抗联小队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被打散,但他们秉持着“只要打不死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、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并列入“北京大视听”重点文艺项目的电视剧《归队》,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为历史背景,讲述了抗联小队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被打散,但他们秉持着“只要打不死
20年前,我踏上黑龙江的土地,开始《闯关东》的创作采访。那几年,我走访了30多位抗联老战士,听他们讲述战火中的青春、离散中的坚守,因为真正的好故事在人的记忆中、命运的褶皱里。
当观众在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的同时,也打开了尘封于林海雪原间的民族记忆。这部以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为背景的群像剧,通过小人物的“归队”历程,将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的悲壮与“不灭信仰”的坚韧具象化。剧中人物的命运轨迹,就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缩影——在吉林这片土地上,抗
20年前,我踏上黑龙江的土地,开始《闯关东》的创作采访。那几年,我走访了30多位抗联老战士,听他们讲述战火中的青春、离散中的坚守,因为真正的好故事在人的记忆中、命运的褶皱里。